农工党安徽省委会简介

发布日期:2023-08-14 08:56信息来源:农工党安徽省委会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以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教育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由邓演达等人于1930年8月在上海创立。

安徽省是农工党早期活动地区之一,1928年酝酿建党时即在安徽发展党员。1930年8月农工党正式成立后,把安徽列入中央区组织范畴。1930年下半年,农工党派员在芜湖成立“安徽省临时行动委员会”,在省内沿主要交通线的一些县城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开展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农工党派员在皖西、皖中建立组织,发展党员,组建了近300人的武装队伍,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农工党又先后于芜湖、安庆、屯溪建立组织,发展党员近600人。 他们与中共地下党联系,开展策反、搜集情报、保护物资档案、进行革命宣传、配合解放军渡江、迎接解放等活动,为渡江战役和安徽解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农工党中央统一要求,对所有农工党党员进行重新登记,最后安徽省核准登记党员54人。之后,先后由农工党芜湖市工作委员会和农工党合肥市工作委员会代行省级机构职权。

1958年10月,中国农工民主党安徽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合肥举行,选举产生了由张锡琪任主任委员的第一届委员会,农工党安徽省委会宣告正式成立。当时在合肥、芜湖、屯溪、安庆、蚌埠5市建有地方组织,共有党员328名。自1962年9月至2022年6月,农工党安徽省委会先后在合肥举行了十一次全省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至第十二届农工党安徽省委员会,历任的主任委员分别为吴彦求(第二届、第三届)、光仁洪(第四届、第五届)、徐荣楠(第六届)、俞祖彭(第七届、第八届)、牛立文(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现任主任委员杨金龙(十二届)。

目前,农工党安徽省委会机关内设“四部一室”(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社会服务部、参政议政部)。截止2022年6月底,全省共有党员6138人,在全省16个省辖市均建立了组织,其中14市委、1个市委(筹)和1个市级工作委员会。此外,还建立了25个省委会直属基层组织。全省共有基层组织288个。

农工党安徽省委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秉承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多党合作优良传统和农工党爱国、革命、奉献的优良传统,在农工党中央和中共安徽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农工党安徽省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围绕安徽改革发展大局,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做出了积极贡献,共同谱写了安徽省多党合作的崭新篇章。